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院新闻

做到说到·竞相提高 || 新晋部门副职专场(三)

  发布时间:2024-11-13 20:00:13 打印 字号: | |

11月8日,市中院机关团委举办“做到说到·竞相提高”青年干警交流(新晋部门副职专场),党组书记、院长洪学农,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胜,副院长程序,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红进参加


交流中,9名新晋副职立足自身岗位,围绕履职情况、工作成效等方面,与大家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今天推出第三期。



汪雨情


行政庭副庭长


2010年进入迎江区法院工作,四年后遴选至安庆中院,分配到行政庭,在我院工作至今已10年,这些年在不断自省改变中,有成长也有收获。


一、切实为人民服务,人民法官为人民

同理心、共情感是办好案件的关键,情感麻木、不懂人间冷暖,只能是机械执法。电影“第二十条”中说到“我们办的不是案件,是别人的人生”这句话时,我无比动容,因为这也是我工作中的深切所感。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带着理解和尊重去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用心感知当事人的遭遇。践行“如我在诉”“如我求偿”的理念,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解“法结”化“心结”。这些年在案件审判工作中,获得了不少当事人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其中朱某向我院和安庆市政法委书写了感谢信,在信中对我的审判工作予以了高度称赞。我想这些源于案件办理过程中尽量做到了感同身受。 

败诉当事人也念好。作为审判机关,是非对错终需断,有胜诉方的喜悦,就有败诉方的哀怨,作为法官,在裁判之外,尽量做到用实际行动和通俗的释法明理化解败诉方的不理解和质疑,让司法有温度。在鲍某某案件审理中,为了调查案件事实,我积极到某机关调查事发视频。历经一整个下午,在该机关当着我的面调出相关时间段几乎所有视频后,确实没有的情况下,我才离开。虽然原告败诉,但其在申诉、申请检察院抗诉等材料中均对我的工作态度表示了高度赞许。


二、“不如见一面”——深入群众中调查、了解

学习领会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深入人民群众,注重走访调查研究,实地勘查现场,厘清事实、翻山越岭,没路就开路。

在一起土地征收补偿案中,为了促成调解,历经三天两夜,奔波在大别山中。这是一起拆迁安置争议,拆迁仅剩一户未拆,金某房子周边已经开挖,该宗土地是用来给回迁居民建设安置房,因为这一户,几百户村民安置房项目无法的向前推进。从原告方来说,金某一家子女在外务工,金某一个老人在家。从政府的公共利益而言,一方面,安置区项目不能如期进行,势必导致安置房无法按照约定交付给被征收户,导致逾期安置补助费大幅度增加,给国有资产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安置房无法建设,需要安置的数百户村民不能如期安置,继续在外租房,居无定所。在分析案件的紧迫性后,我当即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调解,所以才有了人民法院报刊登的“三天两夜 天堂镇调解记”。

一起山林确权案,争议土地使用权的当年定界线已历经几十年,界线早已被丛林填没,当事人双方在法庭上争得面红耳赤,在我得知界线中有一块大石头时,当即组织各方前往山林中找那块关键石头,在没有路的山林中拿一把弯刀开路。原告当时感叹地说,“没想到你一个姑娘,能吃这份苦。不管案件结果怎样,我对你个人都没有意见”。


三、坚持审学研相结合

虽然案多人少,工作忙,办案压力大。但我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在审理的案件的同时,不忘围绕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和实务研究,积极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院组织的案例评选,从2016年坚持至今,在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对案件涉及的相关问题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分析,深究审判实践中不同裁判观点的依据。不断地改进写作方法和总结经验,从刚开始的优秀奖到一等奖,大大地促进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四、在自我批评和批评中成长

敢于直面不足,谦虚求批评。对我而言,我觉得最危险的状态就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我相信能给予批评的领导和同事都是对我成长有期许的,可以说,是生命中的贵人,所以,面对批评,我倍感珍贵,我会及时改正不足,也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吴松涛


执行庭副庭长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十年筑梦路,一生法院人。我于2014年入职安庆中院,至今已十年有余。在十年的筑梦路上,我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一路走来,即使世事变化,法治梦想却从未走远,那就是身着法袍、定分止争、维护正义。借此机会,我想分享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是在学与干中实现人生价值

《平凡的世界》中写道:“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也同样是一个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作为一名法院干警,我们更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平凡因奋斗而不平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法院执行工作直接关系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体验最强烈、最直接的环节。但执行工作面临的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因此,唯有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才能不断适应执行工作的新形势、新状况。


一方面,我们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孜孜以求,不断进取。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自我解剖、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做到挤出时间多学习,静下心来多思考,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我们要牢固树立“实干快结”理念,落实执行办案第一要务。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执行力度和温度并重,强制执行和善意文明并行,积极探索执行技巧,不断总结执行经验,努力提升执行工作水平,以不断提高执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在小与大中践行司法为民

法院执行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程序比较繁琐,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很多工作都是从解决当事人的一个小的问题做起。尽管只是一些小事,但都事关当事人切身利益,小问题、大民生,小事情、大文章。这也让我相信只有把当事人的小事解决好,才能谱写好司法为民这篇大文章。这就要求办案人员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对待当事人要热情,积极做好释法明理工作。


十年来,我始终做到只要当事人提出要求的,我都将手机号码提供给当事人,对当事人的来电,除非开会等特殊情况,我均及时予以接听,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又如臧某某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一案,该案执行标的为1.4万余元,但该案生效判决为2001年作出,申请人系被害人妻子,当年申请人申请执行,但因被执行人在监狱服刑未能执行到位。至2022年恢复执行时已过去20余年,申请人也已70多岁,我承办此案后,立即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询,未发现有财产可供执行。到被执行人居住地居委会调查,了解到被执行人出狱后因身体残疾一直未能工作,靠低保补贴生活。至此案件无法继续执行下去。但我想到案件标的虽然不大,但申请人年岁已高,遂到申请人居住地了解其情况,得知申请人无退休收入,靠低保生活,且体弱多病。于是通过申请司法救助方式将该案款项1.4万余元支付给了申请人。申请人收到款项后表示,此举既解决了其燃眉之急,又是对其最好的心理安慰。


三是在法与情中寻求最佳路径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如何实现公平正义,要求我们在办理案件中要依法又不囿于规,要在情与法的交融中寻找最佳解决路径,做到以理度法、以法衡情,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如乔某某与吴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一案,多年一直未执行完毕,且与此关联的另一件民事案件也历经一审、二审、再审等程序,亦一直未能办结。我接手承办此案后,经与再审案件承办人沟通,决定以执行案件为突破口,两件案件一并解决。经约谈被执行人,被执行人表示其亲戚愿意将其名下一套房产代被执行人抵偿债务,但因双方当事人矛盾较深,均不愿意自行协商,又因该房产系第三人所有,法院也无法通过评估、拍卖进行处置。为此,我与再审案件承办人到不动产、住建局、开发商等地实地进行调查,并邀请当事人属地社居委书记一起十余次约谈双方当事人,就以房抵债中的房产位置、水电安装、租金、过户税费承担、后期补偿等问题逐一解决,最终双方就以房抵债达成一致并成功过户,两件案件得以成功化解。


初心不与年俱老,奋斗永似少年时。我们既生逢盛世,也重任在肩。作为新时代的法院干警我们要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为人民法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安庆中院管理员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安徽高院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庆长安网安庆市人民检察院安庆市公安局桐城市人民法院怀宁县人民法院潜山市人民法院岳西县人民法院太湖县人民法院望江县人民法院宿松县人民法院迎江区人民法院大观区人民法院宜秀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