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安徽法治报 || 潜山法院:无讼村里的和谐“枫”景
  发布时间:2024-05-08 10:30:41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潜山市人民法院黄铺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引领、指导、融入“无讼村”创建为抓手,推进诉源治理,以点带面、扩大半径,找准司法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与切入点,将人民法庭工作与“无讼村”创建紧密结合,助力打造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辖区3个镇28个村12.8万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司法服务,描绘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新“枫”景,探索“无讼村”创建之“黄铺实践”。




4月29日 安徽法治报/第2版



做好“宣”的功课


做好“宣”的功课,在群众心间撒播“无讼”种子。黄铺法庭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平安建设宣传、法治夜校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园、送法进企业等活动,宣传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当好宣传员、指导员、调解员、裁判员,将法治理念“植入”村民心中。王景申是黄铺村的副书记兼人民调解员,他对民法典如数家珍,他对记者说:“法庭多次对我们进行了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宣传,我将民法典用到调解中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我村涉及婚约财产、抚养赡养、道路交通事故等纠纷都能提前在村里化解,我村诉讼案件降到了个位数,‘无讼村’的创建很好地推动了我村诉源治理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

夯实“治”的基础


夯实“治”的基础,司法资源延伸到“家门口”。黄铺法庭打造化解矛盾纠纷的“专家门诊”,建立“张文胜法官工作室”平台,并将工作室的触角延伸到下辖三个乡镇,分别在红光村、前进村、黄铺村建立法官工作室联络点。法官工作室以主动服务、现场解纷、立足实际、长效互动为工作原则,形成三个第一工作目标,即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第一时间为群众释法析理,第一时间使矛盾化解在最基层。法官扎根基层,直面群众,在与群众长期的办案沟通交流中认真总结经验,探索了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近年来,法官工作室深入基层调解各类纠纷300余起,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发挥“驻”的优势


发挥“驻”的优势,庭室互动高效化解“急难愁盼”。2022年10月份,“王绍南人大代表工作室”在黄铺法庭挂牌成立,“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联合机制搭建高效便捷的沟通联络平台,让全国人大代表成为人民法庭的司法监督员、矛盾化解员、群众联络员,积极参与法庭纠纷调解。每周抽时间到法庭接访村民和当事人,开展普法咨询,以一个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助力调解,形成与法庭工作联动常态化,成立以来共参与化解纠纷50余起。“王绍南人大代表工作室”真正成为法庭联络人民群众的“直通车”,人民法庭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新纽带”,法庭为群众办实事的“加油站”。

履行“审”的职能


履行“审”的职能,从“审理一案”到“治理一片”。黄铺法庭从审判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司法裁判规范的引领作用,通过深入了解纠纷根源,用心用情释法明理,妥善化解家事纠纷、邻里纠纷,促进家风、乡风建设,依法审理土地承包、农产品买卖等涉农案件,引导村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通过近年来无讼村的创建,黄铺法庭坚持以案引领,助推诉源治理,2023年案件量同比下降了42.78%,所办案件实现了事后当事人零投诉,达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聚合“联”的作用


聚合“联”的作用,唱好共治共建“大合唱”。黄铺法庭注重发挥联动作用,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完成人民法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充分运用村子里的“有生力量”,发挥他们“离得近、叫得应、接地气、有威望、信得过”的优势,组建由法庭、乡贤、五老、行业等为主的调解队伍充实村级“调解工作室”。通过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旁听庭审等提升村调解员对潜在矛盾纠纷防范、排查、化解、处置能力,运用法律、亲情、道德的力量,调处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注重指导村规组规民约的制定与践行,建立了凝聚群众共同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村规民约,如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制度、“一约四会”制度、普法宣传教育制度等,以柔性道德规范填补基层治理空白,促使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确保各类矛盾纠纷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解。




 
责任编辑:安庆中院管理员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安徽高院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庆市人民政府安庆长安网安庆市人民检察院安庆市公安局桐城市人民法院怀宁县人民法院潜山市人民法院岳西县人民法院太湖县人民法院望江县人民法院宿松县人民法院迎江区人民法院大观区人民法院宜秀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