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安庆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民警在辖区小学开展护学岗工作,筑牢校园安全屏障。本报通讯员 聂忠盟 摄
本报讯(通讯员 钱泽民 记者 王原)近年来,安庆法院推广应用新时代“六尺巷调解法”,积极践行能动司法,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做深做实诉源治理工作。2022年,安庆法院民事、行政一审收案4.48万件,同比下降17.2%,降幅位列全省法院之首,全市两级法院收案全部实现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民事、行政一审收案2.38万件,收案数再下降3%,降幅排全省法院第2位。今年2月27日,安徽省高院确定安庆市中院为全省法院诉源治理示范法院。
坚持党委领导,构建诉源治理大格局。安庆法院把加强诉源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向市委报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专题报告,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应着力推进和落实”。按照全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推进党委领导、政府主抓、多方参与的“一站式”解纷大模式,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减少诉源;将基层治理各单位诉前调解质效纳入综治考核,提高“万人成讼率”在综治考核中权重,以考核促长效。按照《安庆市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意见》,桐城、宜秀、迎江、大观法院等已完成诉调中心与矛调中心深度融合。
集结多方力量,打造多元解纷共同体。与市政府联合印发《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强行政化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相衔接,推动解纷主体多元联动。做实行业调解,与市工商联、住建局、市监局等“总对总”单位进一步协调,提升解纷成效。2023年1-6月,全市法院通过“总对总”委派案件4482件,调解成功2678件,同比分别上升76%、51%。出台《关于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到法院实习若干意见》,规定实习律师驻法院参与诉前调解。发挥“法官工作室”效用,法官从“坐堂审案”到“上门办案”,联合社区开展法律服务,解纷“就地化”。以创建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和全市“五好法庭”为抓手,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对接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组织、村社干部、网格长、单元长等,推动人民法庭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倾力诉前调解,跑出分调裁审加速度。制发《全市法院深化诉源治理工作方案》,明确10项重点任务,对物业服务合同、民间借贷、离婚、买卖合同、金融借款合同、信用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劳务合同等常见类型案件实行调解前置。将诉前调解纳入流程管理,在诉前调解中推行诉前鉴定,规范诉前鉴定流程。2023年1-6月,全市共委派诉前调解案件2.26万件,调解成功1.06万件。迎江法院对一起涉716户业主楼盘逾期交房纠纷,“全周期、一体化”审理,成功化解纠纷,入选全省法院诉前调解典型案例。与9家“总对总”单位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发挥行业专业调解组织优势,开通司法确认绿色通道,推动矛盾纠纷联合化解、一站式解决。紧扣“公正和效率”主题,全市两级法院均成立速裁快审团队,对诉前未化解的案件进行繁简分流,不断提升简单案件的审理效率。
加强源头预防,拧紧诉讼案件“增量阀”。安庆市中院定期印发《诉服通讯》《快审案例》,以“一判”而促批案化解,带动整体收案下降。就物业纠纷多发态势,宜秀法院、太湖法院分别发出司法建议,督促物业保持和提升服务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纠纷。针对互联网金融借款纠纷、信用卡纠纷呈持续增长态势进行专门调研,以调研报告方式向党委政府提供司法服务。结合政法干警进网格、千家万户访平安等活动,广泛宣讲民法典,排查矛盾隐患,及时化解纠纷。注重办案的释法析理,邀请代表、委员、群众旁听庭审,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园区活动,聚焦企业司法需求进行“法治体检”,积极化解涉企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