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安庆这十年”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有关负责同志作主题发布。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以军介绍安庆法院十年来工作总体情况及取得的经验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庆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忠诚履职尽责,坚持实干快结,全市全域办案质效稳步提升至全省前列,为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庆建设新局面贡献司法力量。全市法院共有78个集体、143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受理案件数从2013年4.2万件增加到2021年12.4万件,年均增长14%。
一、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合力法治政府建设。审结各类行政案件1.2万件,每年发布全市行政审判“白皮书”,支持监督依法行政。深化府院联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多年保持100%。
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加强破产审判,2018年以来,审结破产案件144件,化解债务213亿元,盘活土地345万平方米。在全省率先施行企业信用修复,全市共审核修复2163例,履行到位3.1亿元,保住了一批中小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立足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与当下经济发展,加强对老字号、知名商标和企业创新科技成果等核心竞争力的司法保护。2020年,市中级法院承办第五届皖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讨会,为我省融入长三角区域司法协作一体化作了对接。
谱写“江淮风暴”安庆铿锵篇章。2018年以来,发动“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执结案件15.3万件,执行到位218.3亿元,全市执结率一直在全省前列,多项质效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坚持司法为民,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打,全市法院一审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609件839人。2018年,市中院顺畅审结江西省原副省长李贻煌职务犯罪案,成为全省办理过原副省级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三个中级法院之一。
护航平安安庆建设。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全市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99件741人,判处五年12以上有期徒刑117人,在全省率先实现“案件清结”。组织“黑财清底”,“是财交财,是物交物”,执行到位4.7亿元,到位率>97%,进入全省前列。
守护宜城碧水蓝天净土。在市中级法院刑三庭加挂“环境资源庭”,在全市基层法院确定迎江广圩法庭、望江高士法庭、潜山水吼法庭、太湖寺前法庭,实行基层法庭与环境资源庭归一,集中审理本县区环资案件,形成“江山湖市·宜城五环”环资审判新格局。市中级法院与长江中下游四省五市法院签署“长江中下游环资司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共同推进长江大保护。
将心比心办好涉诉信访。开展“涉诉重复访攻坚”,查核开道、事实第一,有错纠错、无错讲理、有乱治乱。出台规定由审委会委员办理申诉再审案件,用“老师傅”修理“疙瘩案”,成效显著。制定大接访流程图,讲究办快、办顺、办准、办实,《中国审判》刊发专文介绍涉诉信访“安庆打法”。
三、坚持改革引领,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加大司法公开力度。通过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公开裁判文书40多万份,直播庭审4.5万场,推送案件流程信息80万余条,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
推进诉服体系建设。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走进一个门、事务一站清”,构建网上诉讼服务中心,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与中国邮政安庆分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两级法院文书集约送达中心,一次性送达成功率已达93%,有效解决送达难。
落实司法改革任务。落实人员分类管理,共遴选514名员额法官,核准106人退出员额。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设立快审团队11个,年人均结案530件,审理时间大幅缩短。坚持放权与监督相结合,加强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管,构建全员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在组织部门统筹下,连续三年在基层法院择优选升一批“三高”“四高”法官。
四、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锻造过硬法院队伍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常态化报告工作,保证全市法院工作正确方向。
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完成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大任务,六大顽瘴痼疾得到整治,“上诉案件移送不及时”“诉讼费退费不及时”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严格遵守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司法作风持续向好。通过不断自我革命,为过硬队伍建设和法院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